13621188892
药芯焊丝气保焊的保护气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9-04-23 浏览:925次

  药芯焊丝气保焊的保护气的选择

  药芯焊丝气保焊(简称FCAW-G)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焊接工艺。它广泛应用于重型制造、建筑、造船、海上设施等行业中低碳钢、低合金钢和其它各种合金材料的焊接。FCAW-G焊接工艺经常采用100%的纯CO2或者75%~80%的Ar和20%~25%的CO2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

  那么在实施药芯焊丝气保焊时,究竟该选择哪一种保护气,CO2还是Ar/CO2混合气呢?每种类型的保护气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选择焊接保护气的时候,要**考虑成本、质量、生产率等因素。有时候保护气的选择和这些因素是相矛盾的。本文主要阐述了FCAW-G在焊接钢材中两种基本保护气选择的优缺点。

  在具体讨论保护气选择利弊之前,**好回顾一些基本知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讨论少数几种保护气。更**的介绍,请参考ANSI/AWSA5.32/A5.32M,焊接保护气规范中具体规定了保护气的技术要求,包括试验、包装、鉴定、验收等方面。此外,它还包括焊接过程中通风透气等一些有用信息,**考虑安全要求。

  保护气工作原理

  所有保护气的一个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水蒸气,保护焊接熔池和电极。保护气通过焊枪进入,从焊嘴喷出,包围在电极的四周,置换掉电极四周的空气,在熔池和电弧四周形成一个临时的保护气罩。CO2气体和Ar/CO2混合气都能实现这个目的。

  这些保护气促进了电弧等离子区的形成,电弧等离子区是焊接电弧的电流通道。保护气类型也影响着电弧热的传导以及在熔池上施加电弧力大小。在这些问题上,CO2和Ar/CO2混合气的表现并不相同。

  保护气的特点

  CO2和Ar在电弧热中的反应各异分析这些差异能帮助了解每种气体的特性是如何影响焊接工艺和焊接熔敷的。

  电离电势:电离电势是气体电离所需能量的大小(比如,将气体转换成带电的离子状态),使气体能够导电。电离电势越低,电弧越轻易引燃并保持稳定。CO2的电离电势为14.4eV,Ar的电离电势为15.7eV。因此,CO2保护气比Ar保护气更轻易引燃电弧。

  热传导。气体的热传导是指气体传导热能的能力大小,它的好坏将影响到熔滴过渡的方式(比如射流过渡和大滴过渡)、电弧外形、焊缝熔深和电弧温度分布等。CO2气体比Ar气和Ar/CO2混合气体具有更高的热传导能力。

  反应性:气体的反应性是指气体是否与熔融的焊接熔池发生化学反应。气体可以大体分成两类:惰性气体和活性气体。惰性气体,在焊接熔池中不和其它元素发生反应。Ar就属于惰性气体。活性气体,在焊接熔池中会与其它元素结合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在室温下,CO2属于惰性气体,但在电弧等离子区,CO2会被分解,形成一氧化碳(CO),氧气(O2)和一些独立的氧原子(O)。因此,CO2在电弧下就变成了活性气体,能够与其它金属发生氧化。Ar/CO2混合气体也属于活性气体,不过比CO2的活性要低。

  当其它焊接规范参数一致时,不同的保护气产生的焊接烟尘大小也不同。具体说,与CO2保护气相比,Ar/CO2保护气产生焊接烟尘较少,这是因为CO2具有氧化性。此外,由于具体的焊接场合和焊接顺序的不同,焊接烟尘的多少也不一样。

  惰性气体介绍

  尽管惰性气体能够为焊接熔池提供保护,但它们本身却并不适合铁基金属(比如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药芯焊丝气保焊的焊接。比如,假如仅用Ar作为保护气焊接不锈钢,焊缝性能会变得非常差。这是因为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会造成电弧长度加长和焊条外部钢皮过早熔化。电弧范围增大且难以控制,导致焊缝堆积。因此,采用药芯焊丝气保焊焊接铁基母材金属时,通常采用惰性气体与活性气体相结合的混合气体保护。

  CO2/Ar混合气体介绍

  在北美,不锈钢药芯焊丝气保焊的焊接常采用Ar/CO2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其中Ar占75%和CO2占25%。有时也采用80%的Ar和20%的CO2混合,不过这种混合比例不常用。有一些气保护药芯焊丝需要采用90%的Ar和10%的CO2混合气进行保护。但是,假如混合保护气中的Ar含量小于75%时,就会对电弧性能产生破坏,因此必须确保保护气中Ar的百分比。此外,Ar/CO2非标准百分比配置的混合气罐通常要比标准百分比配置混合气罐(比如75%Ar/25%CO2或80%Ar/20%CO2)更难获取。

  由于CO2的活性本质,当采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进行药芯焊丝保护焊时,比采用单纯的CO2气体保护,焊条合金在焊缝金属中的熔敷程度更高。这是因为CO2和合金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与焊剂中的氧化物一起,形成熔渣。焊条的药芯必须包括一些活性元素,比如锰(Mn)和硅(Si)等,除了其它的用途外,还可用作脱氧剂。这些合金的一部分和CO2电离获得的游离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滞留在熔渣中而不是滞留在焊缝金属中。因此,采用Ar/CO2混合气体比采用CO2气体保护的焊接熔敷金属中的Mn和Si含量更高。

  焊接熔敷金属中Mn和Si含量越高,焊缝强度就越高,焊缝延伸率就越低,同时夏普V型缺口冲击韧性也会随之改变。简单地将保护气从CO2换成Ar/CO2混合气体,拉伸和屈服强度就会提高7~10ksi,延伸率下降2%。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随着保护气中Ar含量的增加,焊缝强度会增加,韧性会降低。

  由于保护气会影响焊缝的**终性能,AWSD1.1/D1.1M:2008,钢结构焊接规程规定了确保焊缝性能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对于所有的焊接来说,保护气的选择必须与AWSA5.32/A5.32M的标准一致。FCAW-G的焊接消耗品(A5.20/A5.20M和A5.29/A5.29M)的AWS分类规定了焊缝熔敷金属的强度上限。所选择的焊接保护气必须确保焊接结果不超过这些规定的强度上限,这也取决于焊条和焊接工艺的设计。对于未修改前焊接工艺规范,D1.1:2008要求具体的填充物和保护气组成支持测试数据。

  D1.1:2008的3.7.3条目规定了两种支持形式:一种是保护气的使用用于焊条分类目的;一种是填充金属制造商的数据与AWSA5要求一致,且与WPS规定的保护气一致。假如这两种条件都不满足,D1.1:2008要求混合保护气要进行评定试验。

  根据气体类型对填充金属分类

  从2005年开始,美国焊接协会的药芯填充金属分类就将保护气类型编入焊条的分类符号中。低碳钢FCAW-G焊条的AWS编号为EXXT-XX,**后一位符号就是指保护气类型。假如**后一位为C,就代表保护气为CO2;假如为M,代表Ar/CO2混合气体(比如,E71T-1C或E71T-1M)。对于低合金钢焊条,保护气符号与规定符号**后的熔敷金属成分符号一致(比如E81T1-Ni1C)。相反,自保护药芯焊条,不需要任何保护气,在它的分类编号中也就没有保护气体的代号(比如E71T-8)。

  一些焊条只能用CO2进行保护。还有一些焊条只能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还有一些焊条可以同时选用CO2气体或Ar/CO2混合气体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焊条必须满足两种分类要求。

  FCAW-G保护气的选择

  进行药芯焊丝焊接时,是选择CO2气体保护还是选择Ar/CO2混合气体保护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气的成本

  通常,焊接总成本中有80%属于人工和治理开支,20%属于材料成本,其中保护气的成本大约占材料成本的1/4,或者说占焊接总成本的5%。假定保护气的成本是**的决定因素,那么通过用CO2保护气替代Ar/CO2混合保护气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焊接成本。然而,通常其它成本也影响着焊接总成本,这将随后讨论。

  CO2比Ar/CO2便宜,因为它可以低成本获得。世界上CO2的资源广泛而丰富。CO2通常可以通过其它工艺的副产品获得。对焊接工业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天然气体的加工或分离获得CO2,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空气获得CO2。因为Ar在大气中的含量不到1%,需要加工和处理大量的空气才能提取一定量的Ar,并且需要专门的空气分离装置来处理空气。空气分离装置耗费大量的电力,也需要放置在专门的区域。

  2)焊工的偏好和生产率的影响

  当采用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焊丝进行焊接时,采用Ar/CO2保护气比单纯采用CO2保护气焊接时所获得电弧更平稳、更弱,飞溅更小,因此深受焊工的喜爱。CO2保护气施焊时焊接电弧轻易产生大的熔滴过渡(熔滴通常大于焊丝直径),导致电弧不稳定,不连续,飞溅较大。Ar/CO2混合气体保护飞溅过渡的熔滴较小(熔滴通常小于焊丝直径),导致电弧更加稳定连续,飞溅小。

  Ar/CO2混合气体保护的另一个特点也增加了焊工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与使用CO2保护气施焊相比,它的热传导能力较低,因此它能保持熔池的热度和液态程度。这能使熔池的反应更彻底,焊缝焊趾部分更轻易熔化充分。当进行非凡位置焊接时(比如上坡焊或仰焊时),采用Ar/CO2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技术欠佳的焊工也能很好控制电弧,提高焊接生产率。

  采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接时,由于Ar含量较高,它比CO2保护气焊接时向焊工放射更多的热量。这就意味着焊工焊接时感觉更热。此外,焊枪也会更热(Ar/CO2保护气下焊枪的占空比要比CO2保护气的占空比低),这就要求采用更大的焊枪或者要求同型号焊枪及其易损组件的更换更加频繁。

  3)焊接质量

  正如前面讨论的一样,使用Ar/CO2混合保护气体与使用CO2保护气施焊相比,它能保持熔池的热度和液态程度,使熔池的反应更彻底,焊缝焊趾部分更轻易熔化充分。因此,它大大提高了焊缝成形能力和焊缝质量。

  此外,Ar/CO2混合气保护施焊时飞溅小,焊缝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焊后清理的时间和成本。较低的飞溅量也改善了超声波焊缝检测的成本,因为飞溅过多的话,为确保超声波检测的准确性,必须要事先清理飞溅。

  另外一个影响焊缝外观外形的质量问题是保护气对气痕的敏感性。气痕,类似蚯蚓爬痕或小鸡抓痕的缺陷,是一些有时会分布在焊缝表面的小沟槽。他们是由焊缝金属中溶解的气体导致的,这些气体在熔池凝固前移出,却被滞留在凝固的熔渣下面。

  Ar/CO2混合气体保护比单纯CO2气体保护具有更高的气痕敏感性。Ar/CO2保护气体的飞溅过渡特点导致产生大量的细小熔滴,这增加了熔滴的表面区域,导致焊缝金属溶解大量的气体。除了保护气类型会影响气痕的敏感性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但它们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一些主要应用场合的常用保护气体

  多年以来,一些主要场合的FCAW-G的保护气已经逐渐形成标准。比如,在平焊和横焊的高熔敷焊接应用场合,通常采用CO2气保护,因为在这些焊接位置,Ar/CO2混合气体保护并不具有太大优势。

  造船业也通常喜欢用CO2气体保护,因为CO2气体保护的电弧特性能更好地烧掉母材底漆。北美的海上建筑业,下向焊焊接T型、Y型和K型连接坡口焊缝时都需要光滑的焊缝外形和较小的焊接飞溅,因此采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更适合。假如在施工车间里采用不止一种气保焊工艺,比如说GMAW和FCAW-G,通常将两种工艺的保护气标准化。有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飞溅率和脉冲电弧过渡,许多厂家也选择Ar/CO2混合气体保护进行GMAW焊接。

  结束语

  当为FCAW-G应用选择保护气时,不应该只考虑气体的成本,而是应该考虑本文所讨论的三个方面。每种气体类型如何影响总的焊接成本?哪种气体能够降低每米焊缝的成本?一些厂商发现Ar/CO2混合气体保护可以提高焊缝质量和生产率。另外一些厂商认为Ar/CO2混合气体保护焊的优点并不理想或者并不及CO2气体保护的焊接成本低。然而对另外一些厂商来说,CO2成本低廉,应用于它们的某些焊接场合非常合适。对于FCAW-G工艺的用户来说,如何选择保护气应根据这种气体是如何影响焊接操作的成本、质量和生产率来确定。一旦选定了保护气,FCAW-G的焊条应该适合这种气体的焊接。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