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有障碍水平管的焊接方法
发布时间:2019-03-19 浏览:942次

  有障碍水平固定管的焊接属于全位置焊接,,并且上下有障碍物,给焊接带来不少困难。对于要求高的管道大多采用氩弧焊打底,以确保焊透和反面成形良好。这里介绍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盖面的工艺方法。

  小管径φ51×5mm的管子,其材质为20钢,对接坡口的坡角为65°,钝边边为0.5~1mm,间隙为3~3.5mm,错边量小于0.5mm,焊前清理,焊接参数见图1。

1

  有障碍水平管的焊接方法

  这个管子焊接的关键在于手工氩弧焊打底要保证质量,焊工要根据现场选择**佳位置施焊。这里采用4次施焊,其难点是与障碍物相邻的仰焊和平焊的两个接头位置。

  下半圈(6-3和6-9)两条焊缝采用内填丝方法,以防仰焊位背面焊缝出现内凹,上半圈(9-12和3-12)两条焊缝采用常规的外填丝法,在焊接时必须保证间隙大于2.5mm,以便焊丝顺利通过。

  打底焊从6点多一点的地方开始起弧,焊枪直对焊口,焊丝可完成弧形,丛3点的间隙中送入坡口内,送入的焊丝应稍高于管子的内壁。当熔池形成后,是扫作横向摆动,在熔化钝边的同时也使焊丝熔化并流向两侧。采用连续焊,依靠焊丝托住熔池匀速前移,不是铁水下塌。当焊至3点时熄弧,熄弧前应向弧坑内稍填铁水,以防弧坑裂纹。以相似的方法焊完6-9的焊缝。

  接下来可以用常规的方法焊接9-12和3-12两条焊缝,这部分采用断续焊接方式,焊丝应填在坡口处,不要接近管子内以防下坠。

  盖面焊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分前后两个半圈进行焊接,首先清理打底焊的焊道,又不平处可修整。起弧点尽量靠近障碍物,约6点处起弧,焊条可作月牙形或锯齿形摆动运条,摆动幅度稍大,使坡口边缘及打底层焊道表面熔化形成熔池,要时刻注意铁水控制及能量输入的大小,以免熔敷铁水下坠。焊条摆动到边缘时应稍作停留,以保证熔合良好,防止咬边。在立焊位时,摆动的频率要适当加快,以防铁水下淌。焊至平焊位置时,应多加填充焊丝,使焊缝饱满,同时应尽量使熄弧位置靠前后半圈收弧时接头。

  后半圈的焊接方法与前半圈相同,当盖面焊封闭时,应尽量继续向前施焊,并逐渐减少焊条金属的填充量,**后拉长电弧熄弧。

  有障碍水平管的焊接方法

2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