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气体爆炸在电焊和气焊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8 浏览:1569次

  一、操作方法:

  (1)开工前准备

  1、启动前检查焊机接地线、电源线、送丝机电缆线,连接牢固,插头、插座完全插入,固定螺丝拧紧。电焊机干净整洁,无异物。

  2、安装气体调节器前必须打开1~2次,吹干净CO2气体喷嘴。

  3.流量仪表安装在垂直位置。

  4.必须使用CO2气体或混合气体专用流量仪表。

  4.焊接前清理干净。清除沟槽及其两侧表面的油渍、漆层、氧化皮、铁金属等杂物。5、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

  6、检查接地线接地是否可靠;

  7、检查导电嘴是否完好;

  8、检查送丝机构是否正常;

  9.检查极性选择是否正确。

  10.气路检查。CO2或混合气体气路系统包括CO2或混合气体钢瓶、预热器、干燥器、减压阀、电磁气阀和流量仪表。使用前,检查各部件的连接处是否漏气,CO2或混合气体是否畅通,喷洒是否均匀。

  11、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船舱或容器焊接时,注意排气和通风,以防CO2气体中毒。通风不良时戴口罩或防毒面具。

  12、CO2或混合气体钢瓶应远离热源,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严禁钢瓶强烈撞击以免引起爆炸。13.焊接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4.禁止在头部或面部使用焊炬。

  (2)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为确认整机连接正确,打开配电箱、焊机电源开关、CO2或混合气体瓶盖等。

  2.焊接时,焊炬电缆应保持平直,延长电缆不应弯曲。

  3.用扳手拧紧导电喷嘴,防止导电喷嘴松动和磨损。立即更换。工作时,空气滤网必须安装完好。附着在喷嘴上的飞溅物应及时清除,禁止敲击喷嘴。

  4、严禁拉火炬电缆移动送丝机。

  5.每周清洁送丝轮,检查送丝电机是否有异常声音。每月清洁一次长送丝软管。应使用压缩空气清洁短送丝软管。

  6.每月定期使用压缩空气(无湿气)清除焊枪内的灰尘,并擦拭附着的油脂污垢。7、焊接时,如发现自动断电装置,应在停电后及时停机维修处理。

  (3)、工作完成后的注意事项

  l、工作完成后,离开机器前,所有开关和装置应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工作台和机床周围清理干净,清理现场,维护设备。

  2、一定要关掉焊接电源开关,关掉供气和配电箱开关,收回电缆。

  3.工具和物品摆放整齐,通道畅通。

  4.清理现场并填写设备记录表。

  二、气体保护焊机的优点:

  效率高,可使生产效率比手工电弧焊高几倍,节电效果显著,生产成本低。

  可以专门焊接薄的和中的板。

  焊接热影响区小,变形小,焊缝成形美观。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