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焊后应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0-04-03 浏览:1557次

1-20040P9451c61

  电焊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

  电焊又称电弧焊,是一种通过焊接设备产生的电弧热效应,将原来分离的金属结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头,促进被焊金属横截面的局部加热和熔化,达到液态的技术方法。根据焊接工艺的不同,电弧焊可分为自动焊、半自动焊和手工焊。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主要用于制造大型机械设备,其中大部分安装在工作场所相对固定的厂房内。然而,手工焊接不受工作现场条件的**,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目前,它广泛用于室外建筑。由于工作场所的巨大差异,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光、热和明火,因此在电焊作业中存在各种危险。

  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1、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工必须经常更换焊条和调整焊接电流,操作时要与焊条和极板直接接触,而焊接电源通常为220伏/380伏,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有故障时,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管道或潮湿的地方进行焊接,触电的风险更大。

  2.焊机空载时,次级绕组的电压一般为60~90V。由于电压低,容易被焊工忽略,但其电压超过规定的安全电压36V,仍有一定的风险。假设焊机空载电压为70V,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工作,人体电阻R约为1600。如果焊工的手接触到下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电流=电压/电阻=70/1600=44Ma。在这种电流的作用下,焊工的手会抽搐,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3.由于大多数焊接作业都是在露天进行的,电焊机、焊接手柄线和电源线大多处于高温、高湿(施工现场)和粉尘环境中,而灶具经常过载,这容易使电源线和电路的绝缘老化,降低绝缘性能,并容易导致漏电事故。

  二、容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地方工作时容易引起火灾。特别是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域(包括坑、沟、罐等。),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塔、罐和管道在装载施焊时更危险

  三、容易造成烧伤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和金属渣。如果焊工在焊接时不穿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特别是在高处焊接时,如果由于焊接火花飞溅而不采取保护隔离措施,很容易造成焊工本人或工作面下施工人员的皮肤烧伤。

  四、易引起电光性眼炎

  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可见光和大量不可见的紫外光,对人眼有强烈的刺激和伤害作用。长期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这容易引起结膜和角膜炎症(俗称电光性眼炎)。

  五、具有光辐射效应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弧光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对人体有辐射作用。红外线具有热辐射作用,在高温环境下焊接时容易中暑。紫外线具有光化学效应,对人体皮肤有害。同时,长期暴露于暴露的皮肤也会导致皮肤脱皮,而长期暴露于可见光则会导致视力下降。

  六、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

  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4200以上,焊条芯、涂层和金属焊件熔化后会发生气化、蒸发和冷凝,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和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辐射也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期以来,焊接作业

  由于施工需要,焊工应经常登高进行焊接作业。如果防坠措施做得不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使用时未经验收。上下交叉作业时,采取措施防止物体撞击和隔离。焊工没有强烈的个人安全保护意识。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时,他们不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如果行走不小心或受到意外物体的冲击,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八、容易引起中毒、窒息

  电焊工经常需要进入施焊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地方,如金属容器,设备,管道,塔,储罐等。如果有毒有害介质和惰性气体已经储存、运输或产生,一旦工作管理不善,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炼油、化工等企业。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