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钎焊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19-11-13 浏览:831次

1-19112F9442L16

  好的设计是牢固结合的开始。为了确保接头具有高的强度,通常使用搭接长度为薄基材厚度的4倍。对于膝关节,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此选项不合适,则平头接头将是下一个不错的选择。接头设计中的第二个主要考虑因素是接头间隙,例如接头表面之间的距离。由于钎焊工件通过毛细作用起作用,因此接头间隙决定了毛细作用的影响。对于铜磷合金和银基合金系列中的大多数焊料,理想的焊缝间隙为0.001-0.005英寸。当钎焊不同材料的金属时,在确定接合间隙时必须考虑每种金属在钎焊温度下的热膨胀率。

  焊接前清洁

  佳的毛细管作用发生在干净的钎焊工件上。对于具有油性表面的工件,应使用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蒸气清洁;任何氧化的表面都需要进行喷砂清理。

  助焊剂

  一旦清洁了工件,就必须防止其表面在加热周期中被氧化。未保护的工件表面很快会被气体火焰氧化,从而阻止有效的毛细管作用。适当的助熔剂(或保护性气氛)可防止工件和填充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当使用铜铜焊料产品将铜焊接到铜上时,通常不需要额外的助焊剂,因为磷可以充当合金中的脱氧剂。

  组装和夹紧

  在钎焊过程中保持工件的一致排列(在正确的位置)对于确保有效的毛细管作用极为重要。通常可以通过工件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辅助砝码来实现。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夹具应设计得尽可能小,并且材料的导热性较弱,以减少加热过程中钎焊接头的热损失。

  选择填充合金

  选择焊料合金时要考虑几个因素。首先是所连接金属的兼容性,接缝间隙,焊接温度,加热方法,工作温度和环境因素。

  加热

  钎焊加热的方法很多,但是常见的是焊枪加热。将整个装置均匀加热至钎焊温度。一旦工件达到钎焊温度(表面通常显示出暗红色的辉光),钎焊合金便开始被钎焊。毛细管作用将导致焊料合金充满工件,从而完成接头连接。

  焊接后清洗

  焊接后,使金属自然冷却并固化。由于助焊剂具有腐蚀性,因此任何残留物都可能终影响其并削弱接头的牢固性。您可以使用热水浸泡并擦洗助焊剂残留物。当助焊剂开始腐蚀并可能留下有害残留物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酸洗以去除残留物。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