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一个焊接老司机对焊接质量控制的经验之谈
发布时间:2019-04-04 浏览:864次

  1、焊工的工作技能、职业习惯、质量意识问题

  一个好的焊工,首先拥有较好的业务技能。在这一点上,无论国家,还是焊工本人、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锅炉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焊接制作时,相关标准对焊工技能、焊接范围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一个好的焊工,一般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焊前准备工作做得好,从心态、设备调试、工件准备到焊材准备等都非常到位;焊接过程中专心致志,不为外界因素所打扰;焊后检查做得好,对工件进行细致的检查,自己认为满意了,方可转下道工序。一个好的职业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在做其它事情上也将有一些连本人也意识不到的益处。一个好的焊工,质量意识非常强,也非常敬业爱岗,真正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能够把所加工产品质量与个人的荣誉结合起来,认为‘焊品即人品’,干不好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企业对焊工的培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培训,在良好习惯养成上也需要下一番功夫,并增强其荣誉感。

  2、焊接设备性能问题

  在员工劳动强度要降低,生产效率要提高的客观情况下,选用综合性能指标较好的专用设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国内外,许多焊接设备生产厂家都是专机专做,并打出了品牌。同样,选用设备的原则也是专机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优中选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并提高。

  3、材料选用问题

  材料选用,包括母材、焊材,都是由**技术人员经过计算、筛选并经过试验选定的,材料选用的原则一般是:在保证各种技术数据的情况下,材料可焊性好,容易采购。

  4、焊接工艺问题

  由于焊接方法种类较多,技术人员在焊接工艺方法确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单位的产品特点、经济性、工作效率等因素。比如:一般材料轻型钢结构制作,由于大多焊道长而直,对熔深要求不高,对尺寸控制较严,加工单位无足够的产品变形校正能力,又对现场管理要求较严格,熔化极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无疑是**佳选择;一般材料重型钢结构的长直焊道,要求熔深要大,单位对生产效率要求较高,又有足够的变形校正能力,采用埋弧自动焊是**好的。许多单位对焊接工艺的执行力度不够,个别员工甚至存在‘焊接工艺是应付检查的’的错误思想。尤其许多材料的焊接性较差,需要制定系统的工艺,从材料加工、焊前预热、焊材管理、装配定位、焊接规范参数、层道间温度控制、后热缓冷,到热处理等环节,一一作了详细规定,如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废品的出现,关键产品部件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须加强焊接工艺纪律,严格执行规定的焊接工艺方法。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64条明确规定:焊工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施焊,充分阐明了执行焊接工艺的严肃性。

  5、环境问题

  在产品制作时,对材料的存放环境、产品制作环境的要求较低,有些材料不仅要防止风吹日晒,对干湿度也有明确的要求。如《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72条对制作环境明确规定:锅炉制造过程中,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时,没有预热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总之,为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及其提高,以上五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