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钢与铜的焊接工艺
发布时间:2019-03-30 浏览:950次

  众所周知,钢与铜合金焊接会有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焊接工艺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一、焊接性:

  其焊接主要问题是在焊缝区及熔合区易产生裂纹,产生裂纹有两种形态,焊绝裂纹和热影响区渗透裂纹。

  1)焊缝裂纹,钢与铜及其合金焊接焊缝中产生裂纹属热裂纹,其产生的原因是:

  ①铜与钢的物理性能差异很大,钢与铜的热膨胀和导热率相差很大,因此焊接时接头中产生很大的应力,导致焊缝产生裂纹。

  ②由于铜和铜金属焊接时热裂纹倾向较大而钢与铜及铜合金焊接时焊缝是铁与铜的混合物,因此随着含铜量增加,产生热裂纹倾向也较大。

  2)热影响区渗透裂纹,钢与铜及铜合金焊接时在液体铜及铜合金相接触的钢中易产生渗透裂纹,渗透裂缝在高温时形成的。

  产生原因是:由于液态铜及铜合金对钢的渗透作用和拉伸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焊缝冷却瞬间开始,在接头中就会产生拉伸应力,这种应力随着不断冷却而增加,另外在结晶过程金属组织往往有缺陷,在钢的结晶表面就产生微观裂口,在焊接拉伸应力作用下,形成热影响区渗透裂纹。

  当焊缝中Ni含量大于16%时在低碳钢上不产生渗透裂纹(NiCu合金)。

  二、焊接工艺:

  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气体保护焊都可以焊接钢与铜及其合金的异种接头。

  铜和钢及其合金焊接时选用一种填充金属,直接将两种金属焊接,在铜或钢上堆焊过渡层,然后焊接。

  由于含镍焊缝抗渗透裂纹能力强,使用纯镍或含铜的镍基合金来熔敷过渡层,镍能大大减除或消除铜及铜合金对钢的渗透作用,十分有利于消除热影响区的渗透裂纹,如图:

  堆焊过渡层,然后进行焊接。

  1.紫钢与低碳钢焊接。

  堆焊过渡层后,可用紫铜作填充金属材料,丝201、丝202、为加强熔池的脱氧作用,采用硅锰青铜丝,QSi3-1焊接,其焊接质量和效果更好。

  2.硅青铜和铝青铜与低碳钢焊接。

  堆焊过渡层后,可用铝青铜作填充金属材料QAL9-2此时焊缝的双相组织,焊缝有较高的抗热裂性能,也可用焊条铜237去除药皮擦干净作填充金属丝,铝还可以减轻热影响区渗透裂纹,焊缝强度也比紫铜高。用交流氩弧焊焊接。

  3.黄铜和低碳钢焊接。

  堆焊过渡层后,为减少黄铜锌的蒸发,采用QSi3-1硅锰青铜丝作填充金属,采用交流电源焊接,也可用QAL9-2铝锰青铜丝作填充金属材料,如没有盘圆的青铜丝可用铜237焊条去除药皮擦干净后进行加丝焊接,用交流氩弧焊焊接。

  4.铁白铜与低碳钢焊接,堆焊过渡层后低碳钢与铁白铜(主要成分Ni5~6.5%,Fe1.0~1.4%,其采为Cu)焊接时,可采用BFe5~1作为填充金属材料,引时焊缝含铁量为32%左右,也具有足够的抗热裂能力,焊接时,电弧应偏离坡口中心,移至铁白铜一侧,才能保证焊接接头的性能。

  由于镍铜合金导电性能和导热性与低碳钢相近,因此焊接时不需要预热。

  5.还有摩擦焊,虽然我们不是很熟悉,但是摩擦焊一样可以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