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1188892
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焊接之花”放飞核电梦
发布时间:2019-03-12 浏览:907次

  大洋网讯“核电设备生产,容不得误差,我们焊出的每一条焊缝都不能有一点瑕疵……”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公司电焊工白映玉眼里,核安全容不得一点大意,正是每一位像白映玉这样的一线核电生产者,承载了中国核电事业的腾飞。

  28年来,白映玉的工作环境与高温、火花和轰鸣相伴,她从一个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中国核电焊接领域的工匠之一,被业内称为“焊接之花”。她说成功没有其它秘诀,就是“肯付出、肯努力、肯坚持”。

1426443H5-1

  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

  从锅炉焊工,蜕变为国际“悍”匠

  1991年从四川锅炉厂技校焊接后,白映玉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焊接工作。回想起2008年那次南下广州的决定,她说如果当时没有这个转折,就没有这段“美好和特别的一段人生经历”。

  2008年,带着一份简历、只带了一套换洗衣裳,白映玉独自一人从成都来到了广州。“广州空气好、干净、交通便利,我非常喜欢,”她对广州的印象很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从业以来大的压力:“之前我从事锅炉容器的生产制造,与核电装备的要求与标准完全不同。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可以说是一切从零开始。”

  当时,公司的核电装备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人对核电焊也很陌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作为厂里一个技工,白映玉挑起产品焊接、焊接质量问题处理、指导年轻焊工的重任。

  高温的车间不分四季,手工焊的焊接温度经常在200摄氏度以上,这是白映玉此前职业生涯里从未遇到过的。这名有着超强毅力的“女汉子”硬是咬牙坚持下来。在初的2年,她的生活只有车间和家里“两点一线,甚至没有去过广州市区转转,也没有逛过一次商场。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厂里的核电焊接质量有了保障,自己带出来的年轻焊工也可以独当一面。白映玉还先后考取了RCC-M等20余个核电焊工资质,并获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成为一名国际认证的全能“悍”匠。

  开发核心技术攻克“魔鬼焊接”

  2014年,白映玉接到一项重任,完成蒸汽发生器一侧水室封头环缝内壁不锈钢与镍基的堆焊。这道工序被行业内称为“魔鬼焊接”。

  今年全国召开前,记者来到白映玉工作的车间,现场体会到“魔鬼焊接”的高难度。焊工需要先通过一个直径不到2米的孔径,再钻到狭小钢构件内部进行作业,连身高1.65米的白映玉都无法站直身体。焊接时,钢结构外部有十几个喷火燃烧装置,对钢结构进行加热,作业环境温度高达40度。

  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焊工操刀,但是一次完成焊接的成功率仍然很低。返修不但提高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影响了生产周期。长一次曾经影响了整整2个月工期。

  白映玉承担起了攻坚的重任。在开工前,她对工位、焊机、焊接参数和操作流程都制定了明确详细的措施计划,即使工作环境再恶劣,所有焊工依然按规定完成每一个细节工作。“脚下温度得有200多度,一般的胶底鞋踩上去就化了。一个焊工在里面待十几分钟就要出来,里面穿的T恤当场拧一把,都是水,”白映玉说。

  经过努力,公司6台蒸汽机经过焊接,在探伤检测时均一次通过。细心的白映玉把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和细节要点固定下来,形成标准,做成一个“魔鬼焊接”指南。从此,无论哪名焊工,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指南”操作,就能实现一次过关,合格率100%,工期也由10天缩短到7天。魔鬼焊接,终于被成功攻克了。

  如今,这种恶劣工况下一次性合格的焊接技术已成为班组的核心技术,该工序也没再出现过一次焊接质量问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质量维护成本,提升了产品制造效益。通过自己的勤奋和钻研,白映玉已经在广州这一块尊重技能人才、富有工匠文化的土地上扎根。

  这期间,她不但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从去年起,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1426441428-0 (1)

  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

  履职一年,不变的是她对于工作的专心专注严谨。而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变化一:焊工到师傅,为年轻焊工传道授业

  在去年参加全国后,白映玉就不断思考,自己在电焊技能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人,让他们也尽快成才。

  2018年,白映玉主动提出,把放在培养技术工人上,从生产制造岗位调到了工艺研发室工作,在一线生产的同时,培养年轻焊工,提高年轻工人的技术水平。“说实话,我的工作增加了,除了日常焊接工作还要培训新焊工和在场焊工。”在练习车间,白映玉手把手纠正了新焊工的焊接位置,“希望他们能尽早学成,留在厂里成长为熟练的技师。”

  变化二:成立劳模工作室,修练技术到提升工艺

  “现在,我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身于我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白映玉告诉记者,“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运作为公司攻克新工艺新技术难关、提升产品重难点焊接质量、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早在2015年,白映玉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到今天,工作室从几名一线骨干技能人才组成的队伍,发展成为包括工程师、技师、技术人才在内的27人团队。工作室课题内容由只针对生产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攻关,逐渐承担起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的技术课题研发任务。

  在白映玉的带领下,工作室完成了多项核电设备制造焊接难题的攻关,2018年,工作室更是攻克了“华龙一号”福清电站5号机组稳压器电加热器套管焊接难题,这是整个稳压器制造难点中的硬骨头,也是焊接技术里的普遍性难题。

  变化三:从技师到人大代表,为“广州工匠”发声

  2018年,白映玉在日常生产工作之外,又多了一个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要把民生民情带到全国。

  “我以前只要关心焊接工作就可以了,现在我会主动关注社会的各方面。”在一年的履职过程中,白映玉每一次都积极参加调研活动,列席各级人大代表活动,同时作为一线工人,她还有跟多的机会深入厂区一线,跟工友们交谈,了解大家关心的是什么,以及在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跟去年一样,白映玉今年继续关注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为广州工匠发声。

  有了过去一年的履职经验,今年白映玉的视野更加开阔,目光更为长远。在此前与省市人大代表的交流中,白映玉开始关注到了更多民生领域。

  “我今年的另一个建议是关于‘整治骚扰电话’,在我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群众都接到过房地产骚扰电话,我自己也接到过不少这样的电话,还有诈骗的。其他专家朋友和总工会的也为我提供了必要的资料案例。”白映玉说。

  从“焊接之花”到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变的是多元的身份,不变的是为国奉献的初心。她说,自己将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乘着新时代的春风,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Related Information
相关信息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及焊接的发展历史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自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业生产中的一切重要产品,如航空、航天及核能工业中产品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当前,新兴工业的发展迫使焊接技术不断前进,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微型连接工艺和设备的发展;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促进了真空钎焊、真空扩散焊、喷涂以及粘接工艺的发展。所以焊接技术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方面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CAD/CAM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 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智能化焊接的发展重 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焊接技术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X33V;1400AX40V1100A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